实验项目
1.专业基础实验平台
该平台一部分内容涉及本中心服务专业的共性专业基础实验,其目的是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能对船舶运输中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另一部分实验则是与理论课程教学同步,起到增进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加深理解课程内容的目的。
公共模块
名 称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类型 |
学时数 |
备注 |
船舶认知实验 |
船舶结构认识实验 |
操作 |
4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海事管理、物流工程 |
卷扬机实验 |
演示 |
1 |
||
起重设备实验 |
演示 |
1 |
||
制动器实验 |
操作 |
2 |
||
船舶动力系统组成 |
演示 |
1 |
||
柴油机组成 |
演示 |
1 |
||
轮机模拟器 |
演示 |
1 |
||
节能减排 |
演示 |
1 |
||
航海模拟器认识、 船舶的作用及种类 |
操作 |
2 |
||
导航设备仪器、设备操作 船舶操纵方法,定位方法 |
操作 |
2 |
专项模块(选列)
名 称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类型 |
学时数 |
备注 |
模块1 |
典型环节 |
验证 |
2 |
按专业选做 |
控制系统稳定性(二阶系统) |
设计 |
2 |
||
频率特性 |
综合 |
2 |
||
随动系统仿真 |
设计 |
2 |
||
采样综合 |
设计 |
2 |
||
反馈控制系统 |
设计 |
2 |
||
模块2 |
二氧化碳P、V、T关系的测定 |
综合 |
2 |
|
喷管实验 |
验证 |
2 |
||
模块3 |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 |
综合 |
2 |
|
自然对流横管外放热系数的测定 |
综合 |
2 |
||
模块4 |
船舶倾斜试验 |
综合 |
4 |
|
模块5 |
流线演示 |
验证 |
0.5 |
|
雷诺实验 |
验证 |
0.5 |
||
伯努利方程 |
验证 |
0.5 |
||
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
验证 |
0.5 |
||
皮托管测速 |
验证 |
1 |
||
管内流动综合实验 |
综合 |
4 |
2.专项实训平台
该平台支撑完成专项操作技能训练以及通过对一系列装置(系统)结构的拆装或操作,提高对实物构成的认识及出现问题的应对处理能力;尤其对于轮机工程和航海技术两个专业学生,因其教育必须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航海教育的要求,同时教学质量受到国家海事局监控,具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点,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毕业生持有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际认可的甲类船舶三管轮或三副适任证书,为此该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包括: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船舶防火灭火、海上求生、海上急救、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船舶高级消防、船上精通急救、动力设备操作或拆装、船舶电站操作、船舶电工工艺操作、动力装置测试分析与操作、船舶主机拆装、轮机模拟器、船舶操纵模拟器等。
实操评估
序号 |
专项实训名称 |
实训内容 |
学时数 |
开出要求 |
1 |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 |
了解船舶可能发生各种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反应,掌握对各种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预防控制能力,掌握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的措施,遵守船舶安全作业、注重船上信息交流 |
6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专业必做 |
2 |
船舶防火灭火 |
船舶水灭火系统及操作,消防队员个人装备及使用,火的种类与灭火剂,灭火实战演习 |
6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专业必做 |
3 |
海上求生 |
气胀式救生筏及其属具,救生衣与保温服,视觉信号使用,从船上跳水求生,穿着救生衣游离难区,救生筏扶正,登离筏和利用救生筏营救水中伤员,登上救生筏后的行动,低温水中的行动 |
10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专业必做 |
4 |
海上急救 |
紧急状态下的心肺复苏术,三角巾包扎法,急救箱内器械的使用 |
4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专业必做 |
5 |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 |
救生艇基本知识,救生艇施放装置,救生艇的施放与回收,救生艇划桨动作及要领,救生艇靠离作业,救生艇推进装置,利用救生艇营救落水人员,船舶遇险报警定位设备 |
8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专业必做 |
6 |
船舶高级消防 |
船舶火灾危险区域,模拟消防舱与灭火系统,船舶灭火程序,船舶消防组织和人员分配,高级消防综合演习 |
8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专业必做 |
7 |
船上精通急救 |
急救箱药品和器械,人体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止血法,骨折固定与骨折病人搬运,注射技术,心肺复苏术 |
6 |
轮机工程、航海技术专业必做 |
8 |
动力设备操作 |
发电柴油机起动前的准备工作;发电柴油机冲车、试车与起动;船舶主柴油机操作与管理;主柴油机起动与试车;主柴油机备车冷却系统操作;主柴油机备车燃油系统操作;主压缩空气系统操作;主柴油机完车操作;主柴油机暖机操作;主机起动后的参数检测与调整;主机定速交接班巡回检查;油水分离器的启动、运行管理与停机;船舶空调装置的操作;主空压机系统的操作、运行管理与停机;船用分油机的启动、运行管理与停机;船用辅锅炉启动前的准备工作、点火操作、运行管理与停炉操作 |
10 |
轮机工程专业必做 |
9 |
动力装置测试分析与操作 |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测量误差的含义及误差分析;简述间接误差的概念;稳定温度的测量;压力式温度计的使用;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最大爆压测量;机械示功器使用;柴油机示功图测录;接触式转速表的使用;柴油机有效功率测试;重量法燃油油耗测试;容积罚燃油油耗测试;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柴油机推进特性实验 |
12 |
轮机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必做 |
10 |
动力设备拆装 |
柴油机气阀的拆装与研磨;柴油机缸套的测量;柴油机活塞销的测量;拐档差的测量与分析;柴油机活塞环的拆装;分油机活动底盘的拆装;离心泵的拆装;齿轮泵的间隙测量;往复泵胶木胀圈的测量;锅炉给水阀的拆装;空压机气阀的拆装与研磨 |
10 |
轮机工程专业必做 |
11 |
船舶电站操作 |
船舶发电机的并电操作;船舶发电机的解列操作;船舶岸电操作;船舶主电源与应急电源的操作;船舶电站绝缘性能的测定与要求;船舶电站仪表的认识与作用 |
10 |
轮机工程专业必做 |
12 |
船舶电工工艺操作 |
万用表的使用;电机正-反转的接线与操作;电机首尾端的判断;电缆绝缘性的测定;日光灯的接线;热继电器的作用 |
10 |
轮机工程专业必做 |
13 |
自动控制实验 |
差压变送器的调零、量程调整、特性测量;温度变送器的调零、调零、量程调整、特性测量;曲轴箱油雾浓度监测器操作、偏差、灵敏度调整和故障;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实操和调节器参数整定;燃油黏度控制系统的操作;辅锅炉燃烧时序控制故障判别;主机遥控系统的操作和发火转速的整定;主机启动、换向逻辑控制的故障判别;主机加速速率限制及程序负荷、转速限制实验;主机故障自动减速、自动停车应答操作;船舶发电机的自动启动、自动并车、自动调频调载、自动解列、自动停车、重载询问、故障停机实操;模拟量参数整定、报警功能、分组延伸报警;开关量压力传感器的调整。 |
12 |
轮机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必做 |
拆装实训
序号 |
专项实训名称 |
实训内容 |
学时数 |
开出要求 |
1 |
船舶主机拆装 |
柴油机进排气阀拆装;柴油机气阀研磨及密封性检验;柴油机活塞环拆装;柴油机活塞环间隙检查与测量;柴油机活塞环弹性、搭口间隙、天地间隙测量;柴油机气阀间隙检查与调整;柴油机供油定时检查与调整(冒油法、机械法);柴油机气缸起动阀检查与研磨;活塞环与气缸套密封性检查;活塞运动部件在气缸内校中;多孔闭式喷油器拆装;喷油泵拆装与检查;活塞销磨损测量及圆度、圆柱度计算;曲轴拐档差测量与轴线状态分析;废气涡轮增压器(外支承滚动轴承)K、L、M、N值测量;柴油机活塞、活塞肖、气缸套磨损测量及圆度、圆柱度计算。 |
48 |
轮机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必做 |
轮机模拟器实训
专项实训名称 |
实训内容 |
学时数 |
开出要求 |
轮机模拟器 |
对大型船舶主机、发电机、然油分油机、滑油分油机、锅炉、空压机等主辅机设备进行操作管理,学习对各种管系的操作,学会监控报警系统的使用,学会机舱值班。并了解各种典型的故障现象,进行排除。 |
32 |
轮机工程必做 |
船舶操纵模拟器实训
专项实训名称 |
实训内容 |
学时数 |
开出要求 |
船舶操纵模拟器 |
了解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的组成、功能及应用;车、舵、锚、拖轮操作;RADAR、ARPA、GPS、ECDIS等导航设备的作用及基本操作;测深仪、计程仪、电罗经、磁罗经的作用及基本操作;了解陆标识别、雷达图像识别、方位定位、距离定位方法;掌握操舵要领和中英文舵令、车钟令;掌握航行值班程序、注意事项等。 |
16 |
航海技术必做 |
3.综合实验平台
该部分包括4大综合模块,即:船舶制造综合实验模块、船舶操纵模拟器综合实验模块、船舶动力系统综合实验模块和船舶机械制造与维护综合实验模块,见图2、图3、图4、图5,总实验学时378,学生依托这些平台,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开放的模式并借助中心网站,独立完成相关实验项目,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力的保障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
图2:船舶制造综合实验平台体系框图
图3:船舶操纵模拟器综合实验平台体系框图
图4:船舶动力综合实验平台体系框图
图5:船舶机械制造与维护综合实验平台体系框图
在进行培养体系改革过程中,根据交通与船舶领域的科研进展,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项目,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例如按最新行业标准和国际海事组织规则改革轮机工程与航海技术专业实验(实践)内容,更新相应的试验仪器和设备;根据航海领域新动向,增设特种船舶实验项目等。
4.科技创新实验平台
与科研活动和工程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是科技创新实验。创新实验实际上是一个简化的研究项目或课题,是由指导教师从自己的研究项目(课题)中提取出来的一部分内容。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大多数都是指导老师结合自己主持的高层次科研项目提出的,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挑战性。由于创新实验是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开展活动过程中很容易与科研课题组建立密切的联系,所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提前进入了一个创新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在与老师和研究生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新的思路,由此促进了他们加快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方法,从而逐渐产生了一些创新的想法。目前本中心为学生科技创新设置并开放的实验项目类别见下表。
实验名称 |
内容 |
学时 |
船体建造分段运输 |
船体分段装置重心调控 分段重量测试 平板车控制系统 分段稳性控制 |
16 |
船体虚拟设计与制造 |
船体虚拟设计 构件虚拟成型 船体三维装配 |
16 |
船体结构与优化 |
船体结构数值分析建模 船体强度数值分析标准 |
16 |
动力系统综合测试与分析 |
发动机排放测试与分析 发动机性能测试与分析 船舶推进轴系性能测试与分析 润滑油性能测试与分析 |
20 |
无损检测 |
铸造零件缺陷检测与分析 焊接件缺陷监测与分析 |
8 |
中心所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与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学科及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舰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中包含一批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防重大科研项目等,这些研究处于交通运输工程与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前沿。吸纳了一批学生参与创新研究,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提前进入到学科前沿,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由交通学院郑绍春老师指导,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彭晟等同学完成的作品船舶分段等大吨位装置(设备)转运的“重型平板运输车负荷重心监控器” 在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荣获二等奖;由航运学院刘明俊教授指导陈伟等同学完成的语翼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在2006年由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金奖。
本中心共有30多位教授、副教授参与了“导师制”大学生创新研究活动,动态设置创新实验模块,目前共开放创新研究实验包括5大部分,吸引了200多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参加,使大学生的课外创新研究活动深入人心。最近三年详细的创新实验项目见附表9。
大学生的实验教学活动直接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实验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最近几年,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建设,许多教师参与了船舶建造、船舶维修、航运等工程建设的技术研究。配合这些技术研究工作,不少大学生也参与了这种现场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