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20-11-09

现代船舶是在高、精、尖技术支撑下完成的大型装备,其规划、设计、制造、使用、报废全寿命的各个环节均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为保障船舶高效、可靠、安全的运行,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所从事某环节工作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必须掌握一些关联环节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建立从船舶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到报废的全寿命周期层面上的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就必须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进一步增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1)本着资源共享、重点服务于轮机工程、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物流工程、海事管理6个专业并广泛辐射其它专业的宗旨,全面整合现有实验资源,构建“强化基础、发展综合、突出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强化基础”即认真梳理目前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实验项目,确保每位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学科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发展综合”就是以课程群为依托,优化筛选或设计一些既与课程联系,但又不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统筹协调,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突出特色”则是结合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动态的设置创新研究模块,把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较好表现的学生引入其中,提供相关的实验研究手段,配备专门的指导力量,完成具备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水平,且具特色的研究项目;

2)建立实验项目教师负责制,把实验设备的管理及每一个实验项目的指导落实到人;同时作为实验指导教师的补充,吸纳部分通过技能考核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参与实验项目协助指导;

3)设立中心管理办公室,加强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教材、指导书的编写和更新,建立基于校园网的中心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开放实验项目的预约和前期准备工作,解决开放实验项目难于管理等关键问题,做到时间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实验设备开放。开放的目的是既为教师提供科学和工程应用的实验研究平台,又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设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不受时间和内容的限制,自选、自创课题自主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