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8年发展规划
未来3-5年,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实质,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工程,以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为依据,围绕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科学规划,从硬件(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和软件(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建设,突出重点,提升内涵。
中心将全面贯彻“理实结合,教研互动,严谨求实,鼓励创新” 的实验教学理念,以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改革为重点,以优良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基础,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建设和先进高效的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为检验标准,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中心立足于行业,放眼全国,着眼成果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逐步成为在国内具有广泛辐射和示范作用的综合型船舶类实验教学基地与国内高校相关专业资源共享的基地。
中心计划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1、硬件建设
中心将继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硬件建设,“十四五”期间争取投入2500万元,用于引进先进技术,购置先进实验装备,使中心具有更好的设备条件。
更新船舶轮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设施设备,建设先进全任务轮机模拟器、涉海类专业综合力学基础实验平台、集成电机驱动推进系统综合性能测试平台、多燃料动力系统虚拟测量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硬件在环实验平台、轮机测试技术综合应用平台、“双碳”背景下船舶低碳装置实验实训平台、智能船舶设计与制造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与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实验教学平台,与国内高校如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合作进行远程合作。
2、队伍建设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人才考核由“学历偏重”转化为“能力偏重”,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和具备,合理规划引进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学历资质,确保人才的全面性。
加强高职称教师对基础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要求承担理论课程的教授必须指导本科生实验。
着力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进修等各种措施,最终形成一支学缘、学历、年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并具备实验创新、实验改革、承担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能力。
3、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新体系,坚持实验教学改革,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训练内容,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过程控制,进一步规范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加强实验教学人员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做到理论与实验充分融合。
加强开放性实验的内容和管理,明确和突出学生在开放性实验中的主动地位,给学生更大的创造性实验的空间。保证时间、空间、内容、方法、手段、指导、资源等能向学生充分开放。
将科研和实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以科研促实验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将科研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将老师的科研和实验教学改革相结合,使最新的科研成果用于实验教学的改革之中。
提高实验开发水平,加强教材建设,总结教学改革成果,出版实验系列教材,扩大成果辐射范围。
加大示范中心成员的成果意识,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质课程、精品教材、教研项目与成果奖项。
4、实验室管理
充实和完善示范中心的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研究建立环节衔接、相互制约、监控有效、操作性强、良性发展、细化有效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完善示范中心信息数据资源管理,使示范中心的信息能够及时收集汇总,并能够收集反馈意见。
5、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推进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交流,实现实验教学效果共同提高,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扩大中心影响,发挥中心的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