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度中心服务社会成效
船舶运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满足轮机工程专业、航海技术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物流工程、海事管理等专业的大多数实验教学活动,支撑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等多个专业的部分教学实验活动,具有很广的辐射面。同时,中心也开展了校外服务,为包括海军工程大学、湖北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通部海事局武汉培训中心等的部分学生,开展了相关实验项目训练,在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相关的科学研究,以“轮机模拟器”及培训方法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到国内包括集美大学等在内的20余所院校应用。
中心独立开设实验课程11门,开设实验项目539个。必修课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达85%以上,实验室开放率达100%。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专业学生运用平台,在国家海事局的实操评估考核中成绩优良,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中心积极服务于社会,面交通行业开展航海类职业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1000人以上,教学效果良好。
建立在中心基础上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紧密联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近五年有1273人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海洋航行器制作与设计大赛”、“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奖,学生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31篇,获得发明专利409项。
中心孵化了一批具有学科前沿性的教学成果,如商蕾教授主持的“基于VR/AR的船舶轮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借助VR/AR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了以本校生产实习船“幸海轮”、“福海轮”为母型的船舶轮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开展轮机三维虚拟仿真认知、轮机设备虚拟拆装与操作、机舱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等实践教学工作,并将实验资源部署到教育部“实验空间”和自建的学院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网站,培育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与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两项,获批省级教研项目一项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一项,催生了多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及创新创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