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发布时间:2020-11-09

实验中心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含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含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以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个二级省重点学科),拥有一支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如陈辉教授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和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严新平教授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并入选国家教育部“万千骨干教师计划”,刘正林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多年来围绕着国家交通水路与公路事业的发展,致力于与新兴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展船舶及其动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诊断与维修、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重大装备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研究;近5年来,共获得省部级等科技奖励4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4项(具体情况见申报书附表13),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6部,发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论文996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69篇。先后承担了包括“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重大装备研制和军工等研究项目。目前在研项目157项,经费总额为4655.8万元,解决了一批国家重大技术难题;培养博士后人员5人,招收博士生66人,毕业博士研究生38人,招收硕士生477人,毕业硕士生331人,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名,省级优秀博士论文5名,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3名,为国家交通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中心教师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包括:2008年获“船舶辅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区立项、2008年获”轮机工程”国家教学团队立项、2008年”船舶建造工艺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船舶辅机”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轮机维护与修理”、“流体力学”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06年“金属工艺学” 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等;以及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取得的主要成果详细情况见申报书附表10

由于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专业的特殊性,本中心教学队伍中还有一批持有双证的高级船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包括:2名教师持有无限航区船长证书,3名持有无限航区大副证书,2名持有无限航区二副证书;1名教师持有高级轮机长证书,2名教师持有无限航区轮机长证书,2名持有无限航区大管轮证书,4名持有无限航区二管轮证书;是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作风过硬的队伍,面对繁重的实验教学工作,能够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出色完成教学任务。